
光子晶体光纤
发布时间:
2022-10-23 09:00
来源:
网络 http://www.uwlaser.com/news/detail237.html
在普通双包层光纤中,纤芯的几何尺寸决定了输出激光功率的大小.数值孔径决定了输出激光的光束质量。由于光纤中非线性效应、光损伤等物理机制的限制,单一增加纤芯直径的手段,无法满足大模场双包层光纤在高功率输出时单模运转的需求。特种光纤的出现,如光子晶体光纤(PCF),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
光子晶体的概念最初由雅布罗诺维奇(E.Yablonovitch)”1于1 987年提出,即不同介电常数的介质材料在一维、二维或三维空间内组成具有光波长量级的周期性结构,在此晶体中产生允许光传播的光子导带和禁止光传播的光子带隙(PBG)。通过改变不同介质的排列方式及分布周期,可以引起光子晶体性质上的许多变化,从而实现特定的功能。PCF是二维的光子晶体,又被称为微结构光纤或者多孔光纤。1996年,奈特(J.C.Knight)等人拉制出首根PCF,其导光机制与传统光纤的全内反射导光类似。第一根依靠光子带隙原理导光的PCF诞生于1998年。2005年以后,大模场PCF的设计和制备方法开始多样化,出现了各种形状的结构,包括泄露通道PCF、棒状PCF、大间距PCF以及多芯PCF等。光纤的模场面积也相应不断提高。
在外观上,PCF与传统的单模光纤非常相似,但在微观上却表现出复杂的孔阵结构。正是这些结构特点,赋予了PCF独特的、传统光纤无法比拟的众多优点,如无截止单模传输、大模场面积、色散可调和低限制损耗等性能,可以克服传统激光器的诸多难题。比如,PCF可以在实现大模场面积下的单模运转,在保证光束质量的同时,显著降低光纤中的激光功率密度、减小光纤中的非线性效应、提高光纤的损伤阈值;可实现大数值孔径,这意味着可以实现更多的泵浦光耦合、更高功率激光的输出。PCF的这些优点,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一系列研究热潮,使它成为光纤激光器中一个新的研究亮点,在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提升公司形象,加强网络宣传力度,为公司的经营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更好地展现公司的对外形象,公司网站顺利升级改版完成。 此次网站改版主要是以提高公司形象、方便产品宣传、提高公司影响力为目标,网站的栏目设置、功能设计、服务内容和表现形式等都作了较大的调整,按照功能分区重新树立了栏目板块,进一步整合了公司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新版网站栏目定位更加准确,内容更加丰富,引导
01-28
1、激光产业发展的概况 (1)激光与激光技术 激光是通过人工方式,用光或放电等强能量激发特定的物质而产生的光,1960年,人类成功地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产生了激光。由于激光具有完全不同于普通光的性质,很快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深刻地影响了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及变革。激光与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机共同被视为20世纪的现代四项重大发明,对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激光技术也
01-28
10月10日,由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和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共同主办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激光、光电子及光电显示产品展览会(ILOPE2018)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静安庄馆)隆重召开。 中国科学院院士简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立伟、周寿桓,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丁文武总裁、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应明炯理事长、王琳秘书长、天津大学原副校长郁道银、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吕志伟、山东激
10-10